【花样年“悦城杯”设计师专访系列之葛亚曦】和谐的设计都是无趣的!
——【第1328期】——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y0539fxtj2j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葛亚曦
中国著名室内设计师
LSDCASA创始人
深圳市室内设计协会轮值会长
SIID深圳室内建筑设计行业协会理事长
LSD是葛亚曦创立的设计机构名称, LSD 这种物质被认定为“具有意识显现的作用,可以挣脱多年世俗生活所养成的思维定势”、“是社会文化乃至整个时代观念的颠覆者”。
葛亚曦也是一个自带光环的人,做广告也好做设计也好,似乎总能轻而易举得到绿灯。他很珍惜媒体和大众给的光环,也并不清高,风轻云淡地说了一句“客户和媒体的价值标准还是有所不同”。他有感于中国设计在全球范围内的有限话语权,同时欣喜逐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并砥砺前行。“当下的空间设计基本上是合理的,不会犯大的逻辑错误。”“这个虽然讲起来比较宏大,但是难道不应该去想吗?这是我们这个行业的担当。”
2018年,葛亚曦受邀担任花样年“悦城杯”设计大赛的专业评委,A963设计网深度采访了设计师,以下为部分采访实录。
A963设计网:你有一个观点,“设计师如果想要赢得尊重,在做好每一个设计方案之外,还应该去创造价值观,去寻找更好、更新、更符合人诉求的形式来帮助大家获得更愉快的体验。”相信你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领悟,这当中有经历怎么样的成长过程吗?
葛亚曦:
我们一直很强调这个,刚才我讲我们的设计价值的时候就提到了所谓价值观的问题,不管做什么样的设计都不可避免的必须要去回答一个问题,你的文化价值在什么地方,文化价值不是看起来有文化,你的设计必须得文明。
设计师是很难创造价值观的,设计师是把某一类的价值观用人可以感知的方式把它体现出来,验证它,因为抽象的东西是很难进入大脑的,它必须要通过感知才能进入大脑的。设计师承担了翻译器的作用(角色),把一些抽象的东西转化成感知,让人深切的理解到,再把观念移植进来,这是设计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问题,而事实上我们也是一直这样做。
为什么这样做?可以去看看我的微博,前天有一个粉丝问这真的是葛老师的微博吗,我说不然呢?我在微博里很少发设计,我都是在看这个世界的状态。比如说东方如果是一个界定,他的对面或者它的旁边是西方,我们必须要去回答一个问题,东方文化的价值基于西方,基于世界到底在哪里,我们必须要有能力回答。
设计工作就带有很强的文化属性,所以他必须要面对今天在文化层面的担当,它不只是赚钱,不只是解决很抽象的空间问题,或者解决很具体的材质问题、比例问题,不只是这样。它最终要面对的是我们今天的归属感在哪里,喜悦到底在什么地方,骄傲到底在哪里,我拿什么东西去跟所谓的西方思想,或者目前的哲学沟通,或者我们如何在这一刻做出什么样的事情,为未来的世界做出什么样的贡献。这个虽然讲起来比较宏大,但是难道不应该去想吗,这是我们这个行业的担当。
A963设计网:作为花样年“悦城”设计大赛的专业评委,你想对参赛的设计师说什么?
葛亚曦:
我们这次的比赛在户型、风格、延展的问题上都有重视,我觉得创造工作的乐趣就在这里,它没有所谓的单一纬度的好,虽然它有很多不同的纬度,你拿不一样的标尺去衡量一件事情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,这就使得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发声,每一个人的纬度都有可能对现行主要的标尺产生帮助性的作用。
我觉得对参赛设计师的第一个建议是不要太妄自菲薄,我们讲究不要过高的看待自己,也不要过低的看待自己,你的看法有可能不是特别的珍贵,但是它是有价值的,坚定确信自己对设计、对户型、对居住的看法,可以被沟通、被表达的权力及价值,我觉得这是第一件事情。设计并不是由权威控制的,设计的好坏也不是名声决定的,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对这件事情产生触动。
第二个,你必须要有能力不断检定自己看法的价值,设计工作的本质没有100分。实质上正是因为它没有统一的标准,所以它就制造了大家都有可能去坚持自己有可能错误、有可能落后看法的可能,所以大家要警惕这件事情。这两点我希望参赛设计师能够听懂,能够看到。
A963设计网:说到空间设计和施工,设计师、材料品牌商和业主三者之间往往是很微妙的关系,您认为三者之间应该保持怎么样的良性关系呢?
葛亚曦:
有一些行业里面通性的问题我不讲,因为大家都看到了,讲不讲都存在。我觉得比较良好的关系是设计师要承担好业主的顾问工作,他本身不是在替代业主去做选择,他本身去帮助业主产生选择。
也就是说不同的业主和不同的材料他们互相的对接是有误差的,或者成本过高,设计师要承担让它更低成本到达的角色目标。所以他一定不是站在材料商这边,如果从立场角度来讲,他一定是站在业主这一边。
从业主的角度来讲,他需要借助设计师能够更清晰的发现和认知我们的这个工作种类,包括材料属性,尺寸大小、成本多少,同时要借助设计师去发现自己抽象部分的感受,怎样可以转化成具体的感受,让自己感受,发现自己的生活,发现自己的喜好,发现自己的美,不管搭建什么样的关系,这都是要做到的根本,我们以此为根本去搭建关系。可能设计师和业主在一起共同面对材料是比较基础的关系,而不是说设计师了解材料,所以我和材料商在一起,我把某一块东西告诉给业主,我觉得这是不太对的地方。
A963设计网:花样年悦城项目作为三四线城市的楼盘,同时以设计为主导,这体现了当下什么样的市场趋势?
葛亚曦:
首先,一线城市已经不(仅仅)是北上广深了,现在有新晋城市出现了,或者说北上广深其实都已经开始割裂了,我们叫京沪。还有个说法,如果说GDP可能是北上深广,包括成都已经变成一线城市了,还有准一线城市在产生。意思是指原来对某一类东西的界定的边界正在被打破,被重组,这是第一。
第二,所谓的一、二、三线的阶梯关系和十年前越来越不一样,可能原来一线城市领先三、五年,再到二线城市,通过一段时间再周转到三线城市,有很长时间的流动。现在因为互联网的问题,因为资讯更为发达,造成这个流动时间会进一步缩短,也就是说所谓更领先的看法,或者说更优秀的作品机会和产品机会在第一时间被原来所谓的二、三线城市同时吃定。
也就是说我今天在分析某一类城市的时候,比如说今天是在宁波,或者在厦门什么地方,我们不要用旧有的逻辑关系去看待这个区域城市对产品的关系,以及他的理解,因为市场的变化远超过我们的认知,我觉得他们会瞬间到达任何地方。比如说今天一线产品在三线城市,甚至四线城市都是有机会的,或者说它都可以连接得上,我觉得这是趋势。
A963设计网:请你为广大业主专业解读下花样年“悦城”项目的户型特点?
葛亚曦:
如果把中国过去十年的户型图展在同一个平面上来看,你会很感念于现在的设计,现在的产品构建者。在曾经不同的诉求底下衍生出来不同切割资源的方法,比如说曾经卧室特别小,客厅特别大,或者是每一个房间必须要带洗手间,或者说厨房特别小,客厅特别大,或者客厅特别不好用,好用的也不知道在哪里。
我们的产品因为当时的认知,当时的思潮产生过各种不同的设计,我们曾经受香港的影响,因为我们的房地产开发是从香港开始进入大陆。后来突然发现香港是不适合我们的,因为中国人喜欢大,而香港面积比较小,所以我们已经为错误买单了很久。到现在这一刻很多产品不管它优秀不优秀,它都是合理的,基本面已经很好了,不会犯很大逻辑上的错误和设计上的错误。
第二点,我有看花样年的户型,我觉得他的资源分配方式,以及他分配方式背后的逻辑和价值观都是优秀的,都是OK的。如果简单一点来讲,南北通透,进门有玄关,不管多小的户型都有中间的过渡区,起居室和餐厅联合的南北通透的共享空间,再到各个分区,所谓私属空间的安排,我觉得我们这次的产品是OK的。包括很精确的尺度关系,房间厅宽,洗手间的合理性,这类事情都已经做到了比较好的地方。
另外,这次比较好玩的是,他实际上并不是把一个不好的东西变得更好,而是一个还不错的设计让更多的人介入进来,各种不同的好还会变成怎样,我觉得这是比较有价值,比较好玩的事情。如果把这件事情推到十年前,可能我们面对的就不只是好与不好的问题,而是对错的问题。我觉得现在的产品面大概是这样的。
A963设计网:虽然说现在是“人人都是设计师”的时代,但是大家在家居陈设方面还是存在很多盲区,请你为广大业主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。
葛亚曦:
这个真的很不容易,因为设计其中有一部分工作很容易可以被学习,可以被理解和沟通的,而这一块往往理解为逻辑的部分。所谓的逻辑是因为、所以能够说清楚的,比如说因为我是1.8米的人,所以我的床1.6米是不行的,这就是逻辑,这是很容易被学习到的,只不过广大业主并没有像设计师那么极端专业,把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一类知识点那么系统的看见,但是这一部分只要你关注就会很容易学习。
但是你刚才提到的是审美,审美是体验性的东西,是不可言传的事情,也就是说我没有办法告诉你因为它长成什么样,因为ABCD所以它就怎样,或者我要告诉你规律,你掌握了某一类规律就可以理解为这是什么样的美,我觉得这件事情是不存在的。
美是一个感受,是一个界定,它有客体和主体组成,所以我没有机会一分钟之内让你改变主体或者了解主体,所以什么东西对于你而言是美这件事情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实现,这是这件事情的本质。而这件事情也不是今天发生的,从人类社会开始,从有人群开始就是这样,某一类人逐渐拥有了美的话语权和制造美的权力,因为先得有话语权,某些人就一直在跟随,在学习,这件事情千百年来都是这样,现在这一刻也是。
我曾经给过业主几点建议,第一,就像穿衣服一样,做成一套是没有乐趣的,所以你的家里不要变成一套。稍微解释,如果你家里所有的设计都很和谐,请你警惕,它一定是无趣的。
第二,现在绝大多数的人第一个关注的是什么,第一个关注的是自己没有的,也就是说曾经我们灯泡都不是很亮,所以我很害怕黑暗的居住环境,所以我希望家里都很光亮,这叫补偿心态。提醒业主的第二点就是你要知道自己有补偿心态,原来你和大多数人都一样,现在你特别希望不一样,这就叫补偿心态,而这种心态有可能会影响你英明的决定,所以你要意识到这一点。遇到这种事要稍微克制下,不管你喜欢蓝的还是绿的,你稍微克制下,不要把油门踩尽。
第三,如果你去安排所有家庭环境的时候,它的延伸性和开放性一定强过其它所有要素,包括你选择什么样的风格、什么样的颜色,你一定要让这个生活环境是可生长的,可开放的。
什么叫可生长的?某一类东西只能放在这里,或者这个东西做完以后只能放某一类东西,这是闭合的。有一些人站在那里,你可以在他身上放很多东西他都是合理的,有一些人站在这里你只能放某一类东西是合理的。生活应该选择我刚才所说的前者,而不是后者。所以,单方面的极致风格要求需要警惕,比如说我需要一个美国的乡村风格、地中海什么风格,这一类都是比较闭合性的设计和闭合性的需求,这些都是需要警惕的。
第四,在完成设计工作的时候你必然会产生选择,选择的意思是指我要用了木头就不能用石头,这就叫选择,因为我资源有限,不是钱有限,我的资源和空间有限。我的墙高一点、低一点,我的光线和空气的流动性就会产生变化,这就是所谓的选择,在整个选择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选择的依据是什么。
比如说我必须要把钱花在面子上,而这些东西才是你真正的风格,你的风格是比较好面子,你的风格是比较务实,还是你的风格是比较自由,这才是风格。你以为你做了一个新中国的风格,或者一个现代的风格,这个风格对于真正的风格而言是无意义的,你真正所谓的活出风格不是把你的家变成新中国、老中国,或者民国,不是这样的,而是活成自由的、平等的、还是局限的、还是开放的、还是严肃的、还是柔和的,这件事情更为重要。
我曾经整理过几点原则,感兴趣的可以借鉴一下。
“你的家就是你”
1. 设计家的常见误区:
① 设计无法改变你的生活
② 设计不是挑选风格
③ 设计不是挑选品牌
2. 设计家的常见痛点
① 搭配
② 需要协调的因素太多
③ 需求与供给的对立:标准化生产冲突个性化需要
④ 贵
⑤ 什么都想要
3. 设计家的原则
① 尺寸 > 风格 > 品质 > 搭配 > 形式 > 色彩
② 明确目标,然后看见自己的取舍
③ 明白自己的喜好是暂时的、片面的个人看法,同时坚定地选择打动自己的,而不是大家喜欢的
④ 你不需要任何人的“我觉得”,建立系统性认知。
⑤ 别请设计师,如果一切都是你的决定
⑥ 永远不要用一个品牌摆满整个房子
⑦ 不要想一次搞定。日积月累,会让你的家更美。
更多相关热点阅读▼
▶科威特 Nasima住宅丨大量运用当地石材和白色混泥土,平衡现代经济发展与文化传统传承
▶曼哈顿公园大道432号 PK 深圳湾壹号,论豪气谁能更胜一筹?